现在,抑郁、自闭症等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也被“盯”到了一些幼儿身上,儿童焦虑症就是其中的一种。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孩子:他们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,易怒,吵闹,胆怯,害怕上幼儿园或陌生环境;一些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,却表现出对学校的恐惧:萎靡不振,甚至缠着母亲不让上。这一情况会持续数周,三到四个月甚至更久。父母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但又无计可施。入学后,一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焦虑。
到2020年,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将增加50%,成为导致儿童死亡、残疾和残疾的五大主要原因之一。但在我国,目前儿童、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十分严重。儿童焦虑症,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,发生在儿童时期,无明显原因,发作性紧张,莫名害怕不安,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。
近年来,儿童焦虑症的流行率近年来有所上升。但是,由于幼儿语言表达上的困难、独生子女的任性、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等原因,孩子往往会发脾气,或者有一系列不愿去陌生地方的表现,哭闹、紧张等,父母和家庭很少将其与“病态”联系起来,因此不易及早发现。
一、儿童焦虑的前期
1、发现不正常的父母应该如何辨别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偶尔的坏情绪,还是确实有焦虑倾向?
2、观察一个孩子在情感、行为上是否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不同,与他自己过去的情感、行为有较大差异;观察一个孩子在年龄特征上有很大差异,或是持续地、重复地给孩子本身、父母、监护人等等带来痛苦和麻烦。
如出现上述现象,家长应向儿童心理医生寻求帮助。
二、儿童焦虑症状特征
1、分离焦虑(这几乎占到了儿童焦虑的50%),社交焦虑,广泛焦虑,考试焦虑,恐惧发作等等。
2、五岁是孩子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,此时,孩子想要独立完成许多事情。
但是,家长包办代替过多,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,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,产生了“我是最重要的”的错觉,无法正确评估自己。单独一人身处新环境,新场景,或与陌生人接触时,会产生不知该如何处理的困惑,导致情绪波动,过度焦虑。
其实,孩子也属于易感人群,如果他们的父母或家庭成员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。因此,父母应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了。对于孩子表现出的焦虑,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冷静、自信、果断,避免大惊小怪;把内心的焦虑彻底甩掉或尽量克制,不在孩子面前露出蛛丝马迹。由于孩子在焦虑的困扰下,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。
本文出自 泊恩青少年专科 ,原文链接:http://gzcsyhm.cn/617.html 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