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大只考虑个人需要,强调自己的感受,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目中无人。有了一个人,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无意间发脾气,开心的时候就会海阔天空,手舞足蹈的说个痛快,完全不顾别人的心情和态度。另外,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,过分评估对方的亲密程度,说一些不该说的话。
这种过于亲密的行为,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上的防范而与之疏远。嫉妒西班牙作家赛万斯指出:“嫉妒的人总是用望远镜来观察事物,望远镜里的小东西变得更大,矮子变得更大,怀疑变成事实。“忌妒是一种不满、失落、憎恨,甚至对那些与自己有联系,但又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破坏性的危险情绪,这种情绪是通过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。
看到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人得到高于自己的地位或成就,会产生一种憎恨心理;当对方面对或陷入灾难时,会隔岸观火,幸灾乐祸;甚至通过造谣、诽谤、刁难、穿鞋等方式来贬低他人,安慰自己。正如黑格尔所言:“一个有忌妒心理的人,如果他自己不能成就大业,他就会低估别人的伟大,而对别人的伟大却让自己去成就。
忌妒的特征有:目标明确——与自己有关;对等性——通常是指超越自己的职业、阶层、年龄;隐蔽性——多数忌妒心理隐藏得比较深,表现为行为隐蔽。另外,怀疑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,可以说是“友谊之树”的害虫。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:“怀疑的心像蝙蝠一样,总是会在黄昏时起飞。这种情绪是迷惑的,又是混乱的。它将使你迷路,迷惑你的敌人,从而毁灭人类的事业。
"怀疑论者,他们首先会主观地认为别人对自己不满意,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。以邻为壑的心态,必然会把别人的好意强加给自己,甚至会误认为别人有恶意。这是一种狭隘、片面、无根据的盲目想象。大多数人都会有羞怯和怯懦心理这两种心态,具有这一心理的人,往往在社交场合或公众场合害羞或害怕见到别人。
然而,过多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,使得人们言辞激烈,行动不便。长时间这样下去,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。
以上4点只是人际沟通心理障碍的简单4个方面,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,如自卑、干涉、敌意等,因为这些种种不良心理的存在,会影响人际沟通的心理变化,形成人际沟通的恶性循环。了解了这一点,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注,并尽量改善不良的习惯和心理。
本文出自 泊恩青少年专科 ,原文链接:http://gzcsyhm.cn/635.html 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想要摆脱焦虑症状,应该怎么做?
珍惜当下,重归日常生活,提高真实感、摆脱荒谬,客观性的对待自身和自身的以往、如今与将来,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完美自身要想的,而且担负实际中的风险性与痛楚,由浅入深的考虑自身的要求,也就能降低自身的不满意和忧虑,起动自我成长和改进的稳步发展。

疫情当前,心理服务刻不容缓
坚持锻炼,坚持锻炼有利于保持心情和活力,增强抵抗力。只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和接受我们目前不得已而为之的生活,我坚信,这次疫情也会很快结束。等春花烂漫的时候,我们再聚在一起吧!